辣妹子榨菜的基本介紹
榨菜,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的一科。多為草本植物。榨菜是芥菜中的一類,一般都是指葉用芥菜一類,如九頭芥、雪里蕻、豬血芥、豆腐皮芥等。榨菜是一種半干態(tài)非發(fā)酵性咸菜,以莖用芥菜為原料腌制而成,是中國名特產品之一與法國酸黃瓜、德國甜酸甘藍并稱世界三大名腌菜。在1898年始見于中國四川涪陵(今重慶市涪陵區(qū)),時稱“涪陵榨菜”。因加工時需用壓榨法榨出菜中水分,故稱“榨菜”。
榨菜最主要的做法有兩種,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傳統(tǒng)的一種稱為風脫水,即是將鮮菜頭用細蔑絲或細鐵絲等串成一串串,掛在枝架上任風吹干至成后,再取下放在專用的腌菜池里,放時是一層風干菜頭一層鹽,鹽的多少視吃菜人的口味而定,但每100斤菜頭不得少于2.5斤鹽。
另一種也是流行也是最簡便的一種稱為鹽脫水,即是將菜頭直接倒入腌菜池里,也是一層菜頭一層鹽,鹽不得少于2斤,經鹽腌后除去部分水分。
重慶腌制榨菜的優(yōu)良莖用芥菜品種有草腰子、三轉子、枇杷葉、露酒壺、鵝公苞等。其特點是莖部肥大呈圓球形或橢圓形,葉柄下有多個乳狀突起,表皮光滑、色青綠、皮薄而粗纖維少、肉質脆嫩,腌制成品率高,品質優(yōu)良。
重慶榨菜的加工需經原料修整、脫水、鹽腌、修整、淘洗、拌料裝壇和貯存后熟等工序。當春季地上莖已充分發(fā)育膨大,剛出現抽薹時采收,除去根和葉片,剝除基部老皮、撕去硬筋。菜頭(瘤狀莖)重500g以上者切分為三塊,稍小的可切分為二,使菜塊的大小基本均勻。然后穿成串上架晾曬,稱“風脫水”,也可采用人工方法脫水,至菜塊萎蔫柔軟,表面出現皺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8-10%為度。晾曬完下架時一般為鮮菜重的36-40%。
脫水后,分二次鹽腌,第一次按風干菜塊重的3-4%加食鹽,拌勻、搓揉,分層入池壓緊。待大量菜汁滲出時,用菜汁淘洗菜塊、瀝干。再按菜塊重的7-8%加食鹽,進行第二次鹽腌,后瀝干。用剪刀剪去粗老部分和黑斑,修整成圓球形或卵圓形,用清潔鹽液淘洗干凈并瀝干。再按菜塊重的5-6%加食鹽、加1%的辣椒粉、花椒0.03%和香料粉0.1%(香料由大茴香、山奈、白芷、砂仁、肉桂、甘草、姜和白胡椒等組成)。拌勻后裝入特制的榨菜壇中,層層壓實、裝滿,壇口菜面撒一層食鹽與辣椒粉的混合料,用聚乙烯薄膜緊封壇口,在陰晾干燥處保存,經3-4個月即為成品。
重慶榨菜與浙江榨菜加工工藝的基本區(qū)別在于:前者先經晾曬脫水然后腌制,后者則不經晾曬,直接腌制。
重慶市涪陵辣妹子集團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于1995年,于1998年7月組建完善成為集團有限公司,企業(yè)注冊資本金3016萬元,總資產1.6億元,主要生產經營榨菜、泡菜、蔬菜制品、調味品等系列產品,年生產能力50000噸。
營養(yǎng)價值
榨菜能健脾開胃、補氣添精、增食助神;
產品特點
腌制榨菜的是優(yōu)良莖用芥菜,也稱為鮮菜頭,鮮菜頭也可做小菜,配肉炒或做湯 ,但更多用于腌制。它質地脆嫩,風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具有一種特殊的風味,具有特殊酸味和咸鮮味,脆嫩爽口,含豐富的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胡蘿卜素、膳食纖維、礦物質等,以及谷氨酸、天門冬氨酸、丙迄酸等17種游離氨基酸。榨菜可以用于佐餐、炒菜和做湯。
獲獎榮譽
“辣妹子”牌榨菜先后榮獲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