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什庫爾干羊的基本介紹
塔什庫爾干羊,又名當巴什羊,主要分布于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當巴什地區(qū),約10萬只。產區(qū)位于帕米爾高原的東坡,境內平均海拔3000一5000米,海拔在5500 米以上的地域終年積雪和被冰川覆蓋。
塔什庫爾干羊的形成與帕米爾高原的生態(tài)條件有密切關系,同時塔什庫爾干縣在祖國最西部,位于帕米爾高原上,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蘇聯(lián)三個國家相鄰。因此,塔什庫爾干羊很可能受外種(包括阿富汗肥尾羊和吉薩爾大尾羊)的影響。據當地牧民稱,1820年前后,中、俄、阿邊界可隨意出入,三方牧民常穿插于邊界草場放牧,同時小額貿易也屢見不鮮,長期的民間往來和畜群間的交流是當地羊群形成的重要因素。此外,在品種類型及特性上也有差異,如產區(qū)塔什庫爾干縣當巴什地區(qū)的羊很少有角,阿克陶縣蘇巴什地區(qū)的羊則大都有角,木吉一帶羊群繁殖率較高。
塔什庫爾干羊體格大,頭大小適中,鼻梁隆起,耳大而下垂,但小耳羊也占有相當數量。公、母羊大部分無角,約有5 %的公羊具有向后彎曲的短角,少數母羊留有退化的小角。頸長度適中,肋骨拱圓,背腰平直而寬。肌肉發(fā)育良好。尾大,尾端著生刺毛,內側無毛,下緣中央有一淺縱溝將其分成對稱的兩半,恰使肛門外露,部分羊縱溝上端有一小肉瘤。后軀發(fā)達,四肢長而粗壯,后肢強健向左右開張,蹄質堅實。母羊乳房發(fā)育良好。毛色復雜,以全身黑色和棕褐色為主,其次為頭肢或體軀有花斑和白色,也有少數灰色羊。
塔什庫爾干羊由于產區(qū)特定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的長期作用,于生后當年營養(yǎng)良好時期具有較高的生長速度。據統(tǒng)計600只當年8月齡羔羊在良好的放牧條件下,體重在40公斤以上者占9.6 % , 30一40公斤者占75.6 % , 30公斤以下者占15.3 %。據17 只成年羊放牧育肥結果(又士S 又),從6月15日到9月5日,82天內平均體重由60.71土2.07公斤增加到81.50士1.98公斤,平均增重21.03士4.86 公斤,平均日增重256.2克。
塔什庫爾干羊是有別于其他大尾羊的高山放牧品種,對帕米爾高原的高海拔地區(qū)的條件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具有體大、早熟、增重快,抗病力強、耐粗放飼養(yǎng)等優(yōu)點,是新疆肉脂兼用地方良種羊之一。缺點是產毛量和繁殖性能一般,體型深度不足。近期內須在逐步擴大分布區(qū)域,發(fā)展數量的同時,進行本品種選育,逐步改進品種類型,注意體型的寬深度及脂尾的發(fā)育,重視被毛質量,提高羊的早熟性能,以期培育出優(yōu)質的塔什庫爾干羊新類群。
產品特點
成年公羊平均產毛量為1.5公斤,一歲半公羊為0.75公斤,成年母羊為1.12公斤,一歲半母羊為0.62公斤。羊毛品質有兩個類型,一為粗毛型,毛被中死毛較多,絨毛比例較少,另一類近似半粗毛型,兩型毛與無髓毛的比重大。毛股長11一15 厘米,絨毛長7一10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