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捧·紅豆腐的基本介紹
在壯鄉(xiāng),不論是豬、牛、羊等家畜以及雞、鴨、鵝等家畜的鮮血都被視為美味佳肴,備受人們青睞。
宜州人自古以來對血不直呼其名,而稱“紅”,如牛紅、豬紅,雞紅、鴨紅。民間還有傳說:“‘紅’可以‘絞灰塵’。從事灰塵作業(yè)的人必需經(jīng)常吃它,幫‘絞’肚里的灰塵?!边@種祖?zhèn)鞯摹笆朝煼ā保黾恿巳藗儗?dòng)物血的興趣,促使了它的身價(jià)倍增。
營養(yǎng)價(jià)值
含有人體必需的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砷、鉆、氨基酸態(tài)氮等多種維生素,具有健脾、補(bǔ)鈣幫助消化,防止癌癥腸胃病等特殊功能,長期食用,有極高的保健價(jià)值。
產(chǎn)品特點(diǎn)
壯家人最普遍最愛吃的血制品當(dāng)數(shù)龍捧(“捧”為壯語,譯讀bóng)。在鄉(xiāng)間,不管哪家殺豬,都要灌龍捧:用煮熟的糯飯、蔥、蒜、姜絲一起加入生豬血中,拌勻,用漏斗(宜州人叫“灌筒”)把它們一起灌人豬小腸內(nèi),用禾草扎緊兩頭.則得一條直徑約一寸多的長“蛇”,盤起放人湯鍋里煮熟,即可切為三四寸長小截用手拿吃。
歷史民俗
龍捧不是桌上菜,只是老人小孩吃玩耍的零食。壯家還有個(gè)不成文的規(guī)矩,不論哪家殺豬,要灌龍捧,并將煮好的龍捧分成小段給上門來玩的老人小孩吃,還分發(fā)到左鄰右舍、親友的家中。如果誰家不舍得灌龍捧分給親友鄰舍,則被視為“利未”鬼(宜州方言即吝嗇鬼),不懂人情世故。一截短短的龍捧,在壯鄉(xiāng)里卻蘊(yùn)藏著壯家人樸實(shí)的深情厚意。
龍捧·紅豆腐的制作方法
宜州人吃動(dòng)物血的吃法多種多樣。最為常見的有“紅豆腐”。殺豬宰牛時(shí),用盆子盛少量水,加入少許食鹽,將屠宰的豬、羊之血接入水中攪勻。由于水中有鹽,不久鮮血就會(huì)凝結(jié),用刀劃為手掌大的血塊,放入砂眼水里“膽”(宜州方言,借用漢字.即燙一燙)一下,血塊即成豆腐般的軟塊,再用刀劃為手指大的小塊,用辣椒、番茄、蔥、蒜、芹菜加少許酸醋、肉松在鍋里翻炒片刻,僅熟過心即可。這樣的血塊滑嫩柔軟,爽嘴好吃;如果炒、煮太久,血塊“老”了,硬而粗糙,很難吃,所以要炒到恰到火候即可。冬天,亦可作為下“火鍋”的菜,僅用筷條夾著,在湯鍋里燙幾燙,蘸上酸辣的鹽碟汁,酸辣嫩滑,令人胃口大開,其味比豆腐勝十倍。因?yàn)樗兴贫垢耐庑?,宜州人除了叫它為牛紅、豬紅之外,俗稱為紅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