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乳扇的基本介紹
“鄧川弓魚美,洱源乳扇香”,從這句云南民間俗話里,可知乳扇是多么美好的食品。 奶制品乳扇,是白族人民的風味佳饌,素以洱源所產最為地道。洱源水草豐腴,盛產乳牛,早在清代初期,白族人民族掌握了用鮮牛奶制作乳扇的技藝。乳扇是一種用純鮮牛奶制成的奶制品。
產品特點
色黃白,形如扇、色鮮味美,營養(yǎng)豐富,質地厚實柔嫩,手摸到它,立刻就有一層奶油附在手指上。用這種乳扇烹制出來的熟品,顏色鮮黃帶紅,奶香四溢,催人食欲。
歷史民俗
由于白族的史書在明初被沐英焚盡,乳扇沒有確切的起源記載。明朝1563年楊升庵所編纂的《南詔野史》中有“酥花乳線浮杯綠”的記載(此乳線即乳扇早期的漢譯名)?!赌显t野史》是以更早期的《白古通紀》為藍本而編纂的,毫無疑問,乳扇這個東西在志書編成之前,在鄧川就已存在和成了規(guī)模,并且已經具備一定的普及度和影響力,足以引起史志家的注意,才被正式記錄于史冊,為我們后人留下了寶貴的一筆。所以可以相信乳扇出現在明朝以前。
制作方法
1.先在鍋內加入半勺由木瓜制成的酸水,加溫至70℃左右,再以碗(約500毫升)盛奶倒入鍋內,牛乳在酸和熱的作用下迅速凝固。此時迅速加以攪拌,使乳變?yōu)榻z狀凝塊。
2.然后把凝塊用竹筷夾出并用手揉成餅狀,再將其兩翼卷入筷子上,并將筷子的一端向外撐大,使凝塊大致變?yōu)樯葼?,最后把它掛在固定的架子上晾干,即成乳扇。在晾掛中間必須用手松動一次,使干固后容易取下。
按此法制造乳扇時,在每制一張乳扇后,需將鍋內酸水倒出,重新放入新酸水。但使用過的酸水收集起來,經發(fā)酵后還可以備用。一般放入鍋內的酸水與鮮乳的比例約為1∶2,每10千克鮮乳約可制1千克乳扇。
洱源乳扇的品嘗吃法
乳扇吃法,多種多樣。有油煎撒鹽、水烤蘸糖、包肉前酥、生吃蘸糖等等,既是招待賓客的佳肴,也是饋贈親友的上好禮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