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霉豆腐的基本介紹
霉豆腐算是永豐縣歷傳下來的特色小吃了,總是在飯桌上扮演配角,在配角中也不出彩,默默無聞地呆在飯桌的一角,在人們大魚大肉吃過之后,調理一下人們的口味;在人們厭煩美味佳肴的時候,奉獻出一點醇香、一點回味。
霉豆腐又名豆腐乳,是一種經(jīng)過微生物發(fā)酵的大豆食品,已有上千年的制作歷史,滋味鮮美,風味獨特。千百年來,霉豆腐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營養(yǎng)價值
1.腐乳中維生素B族的含量很豐富,常吃不僅可以補充維生素B12,還能預防老年性癡呆;
2.腐乳富含植物蛋白質,經(jīng)過發(fā)酵后,蛋白質分解為各種氨基酸,又產(chǎn)生了酵母等物質,故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3.腐乳還含有鈣、磷等礦物質;
4.具有開胃消食調中功效。可用于病后納食不香、小兒食積或疳積腹脹、大便溏薄等。
產(chǎn)品特點
由于制作精細,所以具有軟韌、細膩、可口之特點,香、麻、辣之風味,加之采用了透氣而不滲漏,久放而不失香的紫砂陶罐裝后,從而使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的喜愛,是招待客人之佳肴,饋贈親友之上品,堪稱“永豐一特”。
歷史民俗
相傳以前,有一個做小本生意的光棍,平時生活很簡單,每頓飯只要有塊白豆腐就可以了。有一年冬月底的一天,他正在吃飯,同伴又來催他上路。由于匆忙,他顧不上收拾,把吃剩下的那塊白豆腐放到鹽罐里蓋起來,就急急忙忙地走了。哪曉得一去就是半個月?;丶夷翘欤掷塾逐I,趕緊做好飯,記得上次還剩下半塊豆腐,他揭開鹽罐,可豆腐已發(fā)霉,長了寸把長的毛。另外去買吧,已經(jīng)餓得不想動,沒辦法,他只好舀起飯,用筷子試著沾一點長毛的豆腐來嘗,想不到竟有一股說不出來的香味,他越吃越舍不得放下筷子。他驚奇地看著這鹽罐里發(fā)霉的豆腐,暗想,豆腐擱在鹽巴里,蓋封好,時間一長,就會變成又香又好吃的霉豆腐。于是,他在家做起霉豆腐生意來,生意非常興旺,賺了不少錢,還娶了個美貌的媳婦。
相傳北宋每逢皇室慶典,百官進貢山珍海味,奇珍異玩,唯獨歐陽修將故鄉(xiāng)(永豐縣沙溪鎮(zhèn))特產(chǎn)霉豆腐敬皇宮,宋神宗品用后,大加贊賞,其后神宗用餐,少不了這碟小菜,并列御膳之列。
永豐霉豆腐的制作方法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其實心急同樣吃不了霉豆腐。因為霉豆腐的制作工藝比較長,從做豆腐到變成霉豆腐需要10多天的時間;天氣涼的季節(jié),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對豆腐的細嫩、干濕要講究,豆腐要做成中豆腐或老豆腐,不能太嫩,否則做出來的霉豆腐不成形。做時先要將豆腐隔著紗布把它壓干,使其不再滲水,再切成一寸見方,晾放幾個小時,使它更干一點。然后找個干凈的竹曬籃或籮筐,在里面鋪一層去除葉子并切平的稻草,把豆腐塊鋪在稻草上,放滿一層,又接著鋪一層稻稈,再鋪豆腐,依次進行,最上一層鋪稻草,最后用薄膜封嚴口,就可以用繩懸掛在梁上起霉了。起霉要半個月左右。等到揭開薄膜,豆腐就會“發(fā)霉”,并長出一層黃白色的毛。起好霉,接下來就是蘸霉豆腐了,蘸霉豆腐就是給起好霉的豆腐蘸上辣椒末和鹽。紅辣椒先用鍋炒酥,再上石磨磨成末,有一股濃烈沖鼻的辣香味,鹽要用那種顆粒大的粗鹽。用一個缽頭把辣椒末和鹽拌勻,霉豆腐放進去滾一下,身上立刻就沾上了辣椒末和鹽,然后把蘸好的霉豆腐放進瓦罐里。瓦罐事先要用熱水燙洗干凈,殺死雜菌,放日頭下曬干,有的還要用谷糠和辣蓼再熏一次,以便徹底殺死雜菌。這樣霉豆腐放進去才藏得久。瓦罐裝滿蘸好的霉豆腐后,加一碗茶油進去,就可封口了。有的人家,還在罐里放些柑皮、冬瓜條、瓠子干什么的,味道更好。封口時若在蓋子周圍抹一遍黃泥,可以保存到來年不壞。霉豆腐在罐里浸泡十來天就可以開罐食用了。
品嘗吃法
做乳豬、扣肉、狗肉、紅燒肉、白切雞等,均宜用腐乳作配料,香味四溢。用以涼拌豆腐、皮蛋、椿芽、小筍等,更是風味別具,回味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