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盟卜留克的基本介紹
卜留克是一種生長在高寒地帶的根莖類蔬菜,學(xué)名叫蕪菁甘藍,上世紀50年代從前蘇聯(lián)引入,特別適合在高寒、高海拔、晝夜溫差大的大興安嶺地區(qū)北部和西南山麓種植?!安妨艨耸嵌碚Z美味佳肴的音譯,它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很高。”
營養(yǎng)價值
卜留克肉質(zhì)根營養(yǎng)豐富,干物質(zhì)含量高,尤其是糖分,淀粉含量多。含有人體生長必須的17種氨基酸及25種礦物質(zhì)元素,稱蔬菜家族中的VC之王。
產(chǎn)品特點
卜留克糖分積累多,脆度高,味道鮮,口感好。
歷史民俗
“卜留克”學(xué)名叫蕪菁甘藍。蕪菁甘藍最早是由加斯柏·鮑欣(Gaspard Bauhin)于1620年所記載,提述它們在瑞典的野外生長。它們一般被認為是源自斯堪地那維亞或俄羅斯。有記錄指早于1669年蕪菁甘藍就已經(jīng)在英格蘭的皇家花園出現(xiàn)。它們于1700年在法國出現(xiàn)。約翰·辛克萊爾爵士(Sir John Sinclair)指約于1781年至1782年間它們被引進到蘇格蘭,期后于1790年被廣泛引進到英格蘭。它們于19世紀初被帶到北美洲,約于1817年在伊利諾伊州種植。
1753年,卡爾·林奈將蕪菁甘藍命名為甘藍的變種。期后它們被移至其他物種的變種或亞種。于1768年,蘇格蘭植物學(xué)家菲利普·米勒將蕪菁甘藍提升為物種層級,并一直沿用至今。
興安盟卜留克的品嘗吃法
肉質(zhì)組織細密,生熟食均可。也能代糧、作飼料,也可用于腌漬加工,是制作醬菜的重要原材料。其葉也可食用和加工,也是很好的飼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