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甜白酒的基本介紹
通海甜白酒是通海曲陀關(guān)的一種土特產(chǎn),由糯米釀造而成。曲陀關(guān)有一眼馬刨井,井水清甜甘純,用來釀甜白酒最好不過。甜白酒表面微泛橙黃色、透亮晶瑩的汁液,連著那只能見其形,實已全部化了的糯米飯形顆粒,一看就叫人眼饞。
通海甜白酒給人的記憶是深刻的,深刻到每當(dāng)聽到“甜白酒”這三個字,就會有昏昏欲醉的感覺。每年臘月中旬,各家均用糯米釀制甜白酒,白色純甜而有濃郁的酒香味,多吃會醉人。
營養(yǎng)價值
中醫(yī)認為,甜酒味甘、性溫,能夠補養(yǎng)人體正氣,吃了甜酒后會周身發(fā)熱,起到御寒、滋補的作用,故而甜酒最適合在冬天食用。糯米甜酒的主要功能是溫補脾胃。所以一些脾胃氣虛、常常腹瀉的人吃了,甜酒也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此外,甜酒還能夠緩解氣虛所導(dǎo)致的盜汗、妊娠后腰腹墜脹、勞動損傷后氣短乏力等癥狀。
因糯米甜酒的營養(yǎng)豐富,客家婦女在“坐月”(即分娩后休養(yǎng)期)時,必用它來補益身子,比如甜酒釀燉母雞湯,食后奶水會更加的充足香甜。另外可做成酒釀蛋,有養(yǎng)顏豐胸的作用!
產(chǎn)品特點
通海甜白酒主要采用糯米釀造而成,營養(yǎng)豐富,色澤金黃,清涼透明,口感醇甜,糯米甜酒特有的香氣,風(fēng)味獨特,老少皆宜,富含多糖、礦物質(zhì)、有機酸、氨基酸和B族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份。
歷史民俗
中醫(yī)典籍《本草經(jīng)疏論》里對糯米的養(yǎng)生保健作用做了充分的說明,說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脾胃得利,則中(指人體胃部)自溫,力便亦堅實;溫能養(yǎng)氣,氣順則身自多熱,脾肺虛寒者宜之。”所以食用糯米制作而成的甜酒,對人體也是大大有益。
通海甜白酒的制作方法
1、浸泡:將糯米洗凈,浸泡12到16小時,至可以用手碾粹即可
2、蒸飯:在蒸鍋里放上水,蒸屜上墊一層白布,燒水沸騰至有蒸汽。將瀝干的糯 米放在布上蒸熟,約一小時。自己嘗一下就知道了。沒有這層布,糯米會將 蒸屜的孔堵死,怎么也蒸不熟。這有失敗的經(jīng)驗。嘗一嘗糯米的口感,如果飯粒偏硬,就灑些水拌一下再蒸一會。
3、淋飯:將蒸好的糯米端離蒸鍋,冷卻至室溫。間或用筷子翻翻以加快冷卻。在 桌子上鋪上幾張鋁箔,將糯米在上面攤成兩三寸厚的一層,涼透。在冷卻好 的糯米上灑少許涼開水,用手將糯米弄散攤勻,用水要盡量少。
4、落缸搭窩:將盆置于30度左右的恒溫箱中培養(yǎng)24到48小時,如果米飯變軟,表示已糖化好;有水有酒香味,表示已有酒精和乳酸,即可停止保溫。最好再蒸一下,殺死其中的微生物和酶停止其活動。這樣,甜酒釀就制作成功。
5、培養(yǎng)成熟:將盆置于30——32度左右的恒溫箱中培養(yǎng)24到48小時,如果米飯變軟,表示已糖化好;有水有酒香味,表示已有酒精和乳酸,即可停止保溫。最好再蒸一下,殺死其中的微生物和酶停止其活動。這樣,甜酒就制作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