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平良貢米的基本介紹
凱里平良貢米,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凱里平良貢米飯粒伸展均勻,油潤光亮,軟硬適中有彈性,冷飯不回生,味美清香,口感好。凱里平良貢米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綠色稻米生產技術操作規(guī)程進行生產。凱里平良貢米水稻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適應性及其生產地的光、溫、水和土壤條件,選擇抗逆性好,抗病蟲害能力強的部、省評定的品質達優(yōu)質二級以上高產優(yōu)質水稻品種、組合。
“凱里平良貢米”產地位于凱里市西北部、西部與西南部,處于云貴高原東側的梯級狀大斜坡地帶,海拔較高,山地和丘陵地貌顯著,產區(qū)土壤大部分為水稻土、砂質壤土、黃壤土與石灰土,土層深厚,保水保肥能力較強,活土層厚度在60厘米以上,適宜水稻生長?!皠P里平良貢米”產區(qū)山巒重疊、谷峽溝深,落差大,背山面水,水資源豐富,多出于從山體滲漏出的地表徑流,匯聚而成稻田。農田灌溉水質要求,豐富的水資源為“凱里平良貢米”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凱里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降水豐沛、無霜期長,雨熱同季,產地內無大型工礦企業(yè),大氣清新無污染,凱里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降水豐沛、無霜期長,雨熱同季,產地內無大型工礦企業(yè),大氣清新無污染,種植區(qū)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內自然環(huán)境因群山疊起形成切割深度,晝夜溫差大,小氣候立體分布明顯,從而形成了“凱里平良貢米”獨特的品質。
凱里平良貢米地域范圍處于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所轄大風洞鎮(zhèn)、爐山鎮(zhèn)、萬潮鎮(zhèn)、龍場鎮(zhèn)、溪灣街道、灣水鎮(zhèn)、旁海鎮(zhèn)、凱棠鎮(zhèn)共計8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地理坐標為東經108°09′48″~108°15′05″,北緯26°58′14″~27°20′16″。
2017年9月,“凱里平良貢米”通過無公害認證4850畝,同年10月通過有機認證800畝。
2018年,凱里市大風洞鎮(zhèn)“凱里平良貢米”種植面積8000余畝,年生產加工960萬余斤。
營養(yǎng)價值
“凱里平良貢米”風味獨特,營養(yǎng)價值高,膠稠度≥70mm,長寬比≥2.8,堊白度≤1%,直鏈淀粉含量17.0-20.0%,堊白粒率≤10%,蛋白質含量6-8g/100g,水分≤14.5,鋅含量11.5-16.5mg/kg,硒含量0.03-0.04mg/kg,鐵含量3-4mg/kg,錳含量3-4mg/kg,此外還含有銅、鈷等多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
產品特點
凱里平良貢米,米粒均勻整齊,米粒長型、晶瑩剔透,有光澤,含鋅、硒等微量元素,產品特色明顯。
歷史民俗
凱里平良貢米在凱里已有數(shù)百年的種植歷史 。明朝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凱里平良貢米就有相關記載。
據凱里市志記載,凱里平良貢米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便是知名特產,在貴州省內外享有盛名,大米遠銷廣東、江蘇、湖南等地 。
2019年,大風洞鎮(zhèn)建成“凱里平良貢米”規(guī)范化種植基地共6000畝。
凱里平良貢米的獲獎榮譽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正式批準對“凱里平良貢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